师大要闻

留在图书上的汗水与余香

  • 时间:2007-07-03
  • 来源:
  • 作者:
  • 点击量:
预审 审核 王继民

       新建的敬文图书馆已经有许多书籍陆陆续续上架了,老馆内的许多图书也进行了更加科学的归类调整,现在同学们可以享受到更方便的图书资料服务和更舒适的学习环境了。可是,您知道吗,这些图书的搬运和调整的背后也凝结了师大许多同学辛勤劳动的汗水!
   “我吃了一嘴的灰尘,都快把我给闷晕了,从小到大都没干过这么脏的活!”一名来自物电的同学说。他们的工作是把赭山校区图书馆的图书从8楼搬运到2楼。由于老馆内藏有很多临时摆放的旧书,因为长时间没人清理,在封闭的环境里蒙上了厚厚的一道“屏障”,给同学们的清理工作带来不少困难。为了防止书本上长期积重的灰尘吸入鼻腔,很多同学在闷热的天气下都带上了口罩,可鼻孔还是被侵染得黑黑的。在这里,大约有20万册的书需要进行内部调整,每个周末都有大约50名同学来图书馆协助搬运图书。
    与赭山校区“吃灰”的同学比起来,花津校区的搬运工作仿佛“干净”了许多,这边的搬家工作是将花津校区12个临时阅览室的图书转移到新建的敬文图书馆,同学们主要负责把图书从临时阅览室搬运到楼下的运输车上。不过这里20多万册的图书也着实让同学们苦“劳”了一下。与赭山校区一样,同学们也都是利用双休日来劳动的。由于图书(包括期刊杂志等)数量众多,每周大约有上百位同学参与搬书工作。“这么多的图书需要我们从架子上搬到楼下,真有点不适应,但想想是为了我们的图书馆而劳动,更是为广大的同学们服务,心中也就释然了,而且是和大家在一起劳动,感觉是一次难得的经历。”一位正在参与劳动的同学颇有感触地说到。
    据悉,有来自10个院系将近2000名学生参与了这次图书馆的搬家工作,其中包括赭山校区生命科学学院130人、物电学院160人、化材学院200人、教科院120人;花津校区则有数计学院130人、体院150人、经管学院150人、国旅学院130人、政法学院150人、文学院250人次。
    虽然只是些简单的图书搬运工作,但却有着积极意义。首先,它体现了学生的奉献精神,所有参加搬书活动的学生都是利用双休日义务为图书馆工作的。第二,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意识,很多学生反映这是进入大学来所做的最脏最苦的事,甚至是许多人平生以来所做的第一次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因此培养了同学们的吃苦耐劳的精神。第三,这次劳动,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图书馆,使大家能够更好地利用图书馆的资源,获取更多的知识。第四,体现了各个院系领导对图书馆工作的大力支持。最后,也切实解决了图书馆经费不足的问题。由于广大同学的积极参与,加之图书馆职工的共同努力,这次图书馆的搬家工作节约了大量的经费开支。
                                                                   (徐智慧 供稿)

赭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

花津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027

天门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171号

邮编:241008

教育基金会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